close

解決國家人口老化的問題,不是單從「提高出生率」下手。

那樣只是處理掉『國家的問題』,但是【那群老人的問題】,還是在那裡。政府不能坐視不管,任老人家「自然凋零」。數個十年後,老人人數增多的問題,透過「人類生命的結束」得到解答。這是不對的。

 

在人生道路,從職場的公車下來,開使用走的,緩步走到人生的盡頭。

在此之前,要讓他們的道路上,和道路的兩旁,充滿著快樂和喜悅,多采多姿的慢慢欣賞,靜靜享受這一切,讓他們滿足的到達終點。

我們也會面臨「步入老年」。現在開始幫「現在的老人」規劃,等於是幫「將來的我們自己」規劃退休後的生活。

大家動動腦吧~~~振振聲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 

 

《社論》出生率降低,以及人口老化的警訊

更新日期:2010/01/22 00:17

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最近表示,台灣今年之後,壯年人口比率開始下滑,未來揹負老年人口的負擔會越來越重。他估計至民國一百一十四年時,老年人口比率將會上升到百分之二十。無獨有偶,內政部也恰於此時公布一項最新統計,去年台灣出生率已降到千分之八點二九,每位婦女一生只生育一人,係全世界最低者。

面對上項數字,主管官員用了罕見的「怵目驚心」來形容。實際情形也確如此,因為人口負成長,銀髮族比率快速上升,除了增加每一家庭的負擔外,必也引致經濟結構的激烈改變。甚至有人悲觀的表示生育率全球最低,我們下一代的人口又在哪裡?包括政府及相關社團現已加強呼籲鼓勵生育,以免問題無法收拾。

衡諸政府目前所採取的獎勵生育措施,包括給予生育婦女長時間的育嬰假,甚至丈夫的陪產假,更有若干津貼以及幼童上幼稚園的補助等等,可說已竭盡所能設想周到。但我們以為上項措施均屬事後的一種獎助與鼓勵,設若社會風氣無法扭轉,遲婚或不婚的人數愈來愈多,加上結婚的夫妻不想生育人數也屢創新高,在此一狀況下,又如何能達到提高生育目的?根據統計在九十三年時,每年結婚對數尚有十七萬餘對,現在已降至十四萬對左右。結婚人數減少,生育的機會必然降低,因此政府對生育後的若干獎助措施,所收到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。

過去一般男女均早婚,廿歲前成婚者比比皆是,「成家立業」順序早已牢不可破。但現在超過三十歲未婚者可說習以為常,先立業再成家也是當今社會一項趨勢。在晚婚或不婚狀況下,自然無法達到提高生育目的。年輕男女不願早婚原因很多,包括對於自己經濟能力的疑慮,以及耽於安樂生活不願過早揹負婚姻枷鎖。加上「無後為大」觀念已改變,傳宗接代不再是基本責任,因此樂得單身逍遙。而性觀念的開放,也促使未婚男女便能滿足性生活,當然不必用婚姻關係來尋求彼此慰藉。

以上所舉只是晚婚的若干社會現象,吾人的用心在於提醒政府欲提高生育率必須自源頭著手。如何提高結婚意願厥為首要工作。其中牽扯的問題包括社會觀念的改變,同時使年輕人在就業後能有穩定工作環境,不致因擔心經濟問題而逃避婚姻。

隨著生育率的降低,台灣老化問題必然提早來臨。現在許多家庭只有一、二個小孩,父母健康並有儲蓄當然不成問題。但年邁父母一旦體弱多病,又無錢自立,子女便要疲於奔命了。在公園看到不少外傭推著輪椅照顧行動不便老者,已是台灣當前普遍現象。這種情景還是出在有經濟能力的家庭,因為一個月三萬餘元的額外開銷不是每家負擔得起的。若無子女的老人又能靠誰供養?加上老年人口比率增加,壯年人口必減少,台灣經濟競爭力必降低,這都是要及早因應的問題。

出生率降低以及人口老化現象,可說互為因果,政府有關部門在研擬解決方案時,不能僅著眼於局部問題,應從社會觀念導正入手,再輔以實際獎助辦法方能收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平凡老百姓 的頭像
    平凡老百姓

    銀翼天使_關懷老人族群

    平凡老百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